2025年08月05日
帐号 密码


卡通

文章作者:心儿

 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,卡通片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。如今卡通已成为了一个产业,无处不在。

  说起卡通,大家会想起最近的两部卡通电影――《变形金刚》、《功夫熊猫》。这两部都是美国制作的。虽然两部卡通电影讲述的时代不同,国度不同,但是依然没脱离好莱坞大片的模式。从这个模式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。《变形金刚》中的山姆,《功夫熊猫》中的阿波,他们在生活中是事事不顺的小人物,因某件意外的事情使他们卷入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中,然而与他们相对的都是要统治世界、唯我独尊的邪恶人物。但是结局总是我们的小人物大胜敌人。于是他们拯救了世界,成为了英雄。

  个人英雄主义不仅仅在卡通电影里体现出来,在其他种类的电影电视中也有体现。我就不一一列举了。这种思想给美国人带来了什么吗?这种思想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出一个人的行为的独立性。这种独立性又直接或间接的使人去独立的思考,独立的解决问题。我们的小人物虽然事事不顺,但是依旧做着自己想做的事,从未放弃过。于是依靠这种独立性,我们的小人物便一个人去思考,一个人去解决问题,直到他们可以拯救世界为止。

  《变形金刚》和《功夫熊猫》都是卡通短片,仅有两个小时左右。若要论长篇的卡通,在中国境内当属日本的热血动漫了。众多卡通中名列三甲的是《火影忍者》、《死神》、《海贼王》。

  三部卡通虽然都还未完结,但是它们已经反映出了一些内容。故事情节我不再赘述,我只讲下三部卡通的大概思想。三部卡通所反映出的都是为了保护同伴而战斗着。在战斗中,不论自己受到何等程度的伤害,即使是自己即将失去生命,在大脑中唯一促使其站起来继续战斗下去的动力就是同伴的安全。虽然三部卡通表现形式不同,却都体现出了同一个意思。可以看出日本有很强的团体意识。

  中国卡通经过30多年的发展,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一流,但在创造上却不尽人意。这些年所创造出的作品几乎都是面向少儿这个群体的。当我们的少儿长成少年、青年时还会去看只适合少儿的卡通吗?当然不会,那么这些少年、青年就会转向那些日本的热血动漫了。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,只是我们有如此好的制作团队却没有创造出好的作品,值得深思。

  我们没有创造出好的面向青少年的作品,然而在中国少儿卡通的主旨中还埋藏着一个危险的思想。我们的主角在和敌人战斗中总是处在下风,在一个危机关头某位神仙姐姐降临或是某件神物发挥功效打败敌人。仔细想想,这种剧情其实是在传达一个思想!它在告诉我们“孩子!你不用努力了。你不行了。你只能这样了。来来来,让我帮助你吧!”。最典型的就是《宝莲灯》。沉香经过磨练后去打二郎神,这是非常好的线路,但在最后却是灯人合一。这岂不是在说:看,沉香过去的磨练都是没用的,不管他怎么努力也是打不过二郎神的,不如早早的用宝莲灯来的方便。回过去再看看日本热血动漫。借助外力获取力量和能力的全部都是敌人,而主角则是踏踏实实在用自己的力量战斗。支持他战斗下去并且取得胜利的支柱是来源于周围的伙伴。和伙伴一起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激发自己的潜力,为下一次保护同伴而成长。

  三个国家的主角都是在努力,却用不同的表达方式,以至于体现出的思想不同。在工作学习中,在磨练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激发自己的潜力,不能在遇到问题困难时就去求舒服、方便。在一次次同问题困难战斗的过程中让自己成长。这条成长的路却是远之又远,长之又长的。万物不是永存的,我们要在成长之路走下去,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会永远陪伴在身边,已别无他物。美国卡通主角所表达的独立性是值得我们拿来用一用的。

发表日期:2009年04月27日

网友评论(0)

当前1/1页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尾页

我也跟评:

     验证码 验证码... [看不清]